佛滔名坊首页 | 佛滔算命| 八字算命| 周公解梦查询
您所在的位置:起名首页 > 起名知识 > 五行原理 > 正文

导言:中医的“道”理——阴阳五行原理及藏象经络实质

    导言:中医的“道”理——阴阳五行原理及藏象经络实质

    (It is the way it should be with our body in TCM)

    中医,即中国传统医学,发源于中国,根植于传统,有着与西医同样悠久的历史,更有与西医不同的自己的理论体系。然而,年淫代远,中国传统医学的“本”虽正而“末”已繁,“源”虽清而“流”已涣。于是,对中医理论体系的“本”与“源”之梳理,就显得尤为重要,尤其是当中医面临“中医是否科学”以及“一百年后中医是否存在”等等质问的时候,更是如此。

    其实说到“正本清源”,并不一定就是要翻旧帐册,更非钻故纸堆,而只是为了奠定一个更坚实牢固的理论基础,为了使临床中“日用而难知”的阴阳五行理论,经络藏象体系,更加有理可据。“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”。中医学术之清如许的境界,也只有从“正本”与“清源”中来。那么,中医的“本”与“源”,在哪里呢?曰:本在汉前医学经典中,源自中国传统文化里。

    一、在本与源中,阴阳所指是什么?

    首先,从字源上看,“阴阳”都有一个“左阝”,这个“阝 ”,就是古文的“阜 ”字。在《说文解字》中,“阜”是指的一种没有石头的土山(“阜 ,大陆也,山无石者,象形”),也就是说,“阴阳”都是对这个无石之山“阜”的一种描述。创字之初,“陽”就是指的“阜”的日光可以照见的一面,故“从日,昜声”;“陰”则相反,指的是“阜”之未被日光照射到的一面,故其字“从云,今声”。

    毫无疑问,“阴阳”的原意,是就部位而言的。不过,这时候的“阴阳”,还常常是变幻不定的。因为,这样确定的阴阳,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:

    早晨的时候日光照在山的东坡上,这时候“山的东坡”叫作“阳”(《诗经》中确实就称“山之东坡”为“朝阳”:

    凤皇鸣矣,于彼高冈。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

    ——《大雅·卷阿》

    傍晚的时候阳光又落在了山的西坡上,这个时候,“山的西坡”就又成了“阳”(《诗经》中称之为“夕阳”:

    度其隰原,彻田为粮。度其夕阳,幽居允荒。

    ——《大雅.公刘》

    由于这样确定的“阳”,其部位因朝夕的变化而变化(“阴”也同理),就没有“定”义可言,所以也就不适合在学术体系中作为术语使用。

    那么,如此说来,“阴阳”是不是就没有定义可言了呢?当然不是了。事实上,在中医学术的经典著作,阴阳早已经有了“固定”的含义,有了“阴在内”、“阳在外”的规定性。

    阴阳的这种“定”义,在《素问》、《灵枢》中,可以说俯拾即是。择其要者可有:

    故曰:阴在内,阳之守也;阳在外,阴之使也。

    ——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》

    岐伯曰:外者为阳,内者为阴。然则中为阴……

    ——《素问·阴阳离合论篇第六》

    好了,我们知道了这种以“内外”分阴阳的说法。然而,我们不禁要问,古人为什么要以“内外”来定义阴阳,而不是以“上下”来界定阴阳呢?

   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,也是原则性的问题,必须加以说明。

    其实只要静心的思考一下,就会发现,这种以“内外”定义的阴阳,与以上下或者前后左右界定的阴阳,确有不同:这样一来,“阴阳”就不会随体位的变化而变化了——所以才能作为“定”义被《内经》使用!这就是说,对于一个形体而言,这种以“内外”定义的阴阳,总是固定不变的!大家可以想象,太阳照射过来的时候,光线只能照射到人体或者某个物体的一个面,如果以左右分阴阳,或者以上下前后分阴阳,那么,阴阳就可以随着人体的体位变化而变化,也就是说,阴阳是变的,这哪能行?面向太阳的时候,“前胸”为阳,背对太阳的时候,“后背”又成了阳;站着的时候“头为阳”,翻个跟斗,则又成了“脚为阳”!这样的阴阳,怎么能作为“定”义来使用?古人聪明得很,定义以“内为阴、外为阳”,就不会出现上面的情况了,不论您的体位如何变换,内外不会颠倒,阴阳不会变化!而且,这种有关于阴阳的定义,也无违于人们的一贯的常识:在外的光线可及者为阳;在内的看不到的为阴。

    可见,关于阴阳的“定”义,出自《素问》《灵枢》之经文,而且一定要用“内外”来界定,是有它的道理的。经文“阴在内,阳之守也;阳在外,阴之使也。”以及经文“外者为阳,内者为阴。然则中为阴……”,就如此白纸黑字地流传至今,这才是众流之清源,阴阳之正本。可惜的是,这仅仅是在文字上的流传!有言曰“文以载道”,可是,“文”虽在而“道”已不传的情况,却总是反复出现。至少从《难经》,就开始以“上下”论阴阳(以为在下的为阴、在上的为阳)。这说明,阴阳之经义,汉后已经不传。而现在通行的观念,却更有以向外的为阳、向内的为阴(与《内经》的外为阳、内为阴相反),或以向下的为阴、向上的为阳(更与《难经》的上为阳、下为阴相反)的,简直又与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的更不同了。至于还有的,竟至于以运动与静止、物质与功能分阴阳者,更是未知所据。阴阳概念之纷纭,已经到了何种地步,其对中医学术之交流、经典之解读,影响到了何种程度,可想而知。中医界要求对概念术语加以定义的呼声,越来越高,也是大势所趋。此书的首先对阴阳概念进行梳理,动机之一即在于此(大家很快就会看到,阴阳即定,则后面的五行推演,将会水到渠成)。

    阴阳必以“内外”界定,才不会随体外而发生变化,才去掉了其随意性进而具有科学性。阴阳的部位既定,那么,道理就应该是,“阴”本以“在内”而得名,其运动方向就应当“向外”,而“阳”之在外者,其运动方向则必然“向内”。有人可能会说,理是这个理,不过,这只是符合逻辑的推理,而且这种说法,好像与现在流行的“向外的为阳”的说法,正相抵触。所以不禁要问,古人真的是这样认识的吗,有没有书证——最好是经典的书证?

    有的!《素问·调经论》中,就正有关于阴阳运动方向的论述,可以为证:

    夫阴与阳,皆有俞会,阳注于阴,阴满之外

    据此可知,阳在外,是“注于阴”的,而阴在内,是“之外”,也就是流向外的(这里的“之”,用作动词),这才符合阴阳在部位上的规定性。并且这里的“阴”和“阳”之间,还必须有俞会相通:“阳注于阴(从外到内)”,即气血沿着阳脉流注到内阴,但不是就这样终止了,而是又通过某种俞会反回来,再沿着另一种通道径路——阴脉——向外流出去了,所谓“阴满之外”;同样,“之外”之后的气血,也不是一去不返回,而是又通过某种俞会,反转回来,再进入另一种通道径路——阳脉——向里输送。就这样,“阴阳相贯”,内外循环,就像一个圆环一样,没有终点与始点,经典中称之谓“如环无端”。可见,“阳向里流入,阴向外流出”,不是各跑各的,还必须有阴阳之间的俞会,或者更具体地说,还必须有由阴向阳的俞会,同时又要有由阳向阴的俞会,才能沟通起来。所以经文说:夫阴与阳,皆有俞会,阳注于阴,阴满之外。

    ——思路严谨、逻辑缜密的理论体系,就体现在一个“皆”字上!阳入而阴出,这还不够;还必须要有出入之间的反转交会处,出极反入的要有,入极反出的也要有,都要有,故曰“皆有”——皆有俞会。(欲求其详,可参看导言的第三部分“阴阳之‘异用’及‘阴阳相贯如环’的经络实质”)。

    无独有偶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篇第三》中也正有关于阴阳的论述,并且正用了肯“定”的语气,即“阴者,……也;阳者,……也”的句式,经文是这样说的:

    阴者,藏精而起亟也;阳者,卫外而为固也。

    这正同《阴阳应象大论》以及《调经论》的论述一样,同样认为:阴在内之藏精者,动机是起亟,起于中而达于外;阳之在外者,功能是卫固,守于外以防外溢。“亟”,篆文写作 ,按《说文解字》,从“二”。下边的“一”画,象地;上“一”画,代表天。中间的一个“人 ”,左“口”右“ (右手的象形)”,顶天立地。口、手者,言行之所出也,子曰“言行者,君子所以动天地也”。可知,这个 字的意思,就是据地以动天,亦即起阴而“亟”阳的意思。而决不是像现行的中医教材所说的那样,以为“凡是向外的、向上的” 都属于阳!相反,经典的含义恰恰是“阴者藏精而起亟 ”:凡是向外方运动的,皆谓之“阴”!

    阴在内,故而其运动方向是流向外的。所以“阴胜则寒”,说的就是“向外出的多了就会变寒”。这就像出汗可以降温、吐泄足以致虚的道理一样简单!而“阳胜则热”则是说“入的多于出的就会变热”。在张仲景的书里,汗、吐、下,都可以被叫作“攻之”,就是因为,发汗、催吐、攻下,都是“阴”的大量外出,汗出可以降温,吐下可以泻实,都可以使人向“虚”的方向转化。正是因为,阴之为道也虚,所以,汗吐下诸法,都只能在“实”证的患者中使用,亦可以见“阴道虚”的道理。同样,“阳道实”的说法,也就可以“理”解了:正常人行“阳道”,往往可以致“实”,会得病的;而虚弱人行“阳道”,则正好可以转壮,结果将是健康。所以说,“阳道实”只不过是一种“道”理:不知而用,或可致病;制而用之,足以却疾!道之为术,善欤,恶欤?存乎医者,存乎其人矣!

    二、阴阳的“定”义以及关于阴阳的几个推理

    《内经》中,对阴阳有如下的重要陈述:

    阴在内,阳之守也;阳在外,阴之使也。

    ——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》

    岐伯曰:外者为阳,内者为阴。

    ——《素问·阴阳离合论篇第六》

    阴者,藏精而起亟也;阳者,卫外而为固也。

    ——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篇第三》

    夫阴与阳,皆有俞会,阳注于阴,阴满之外。

    ——《素问·调经论篇第六十二》

    阴阳相贯,如环无端。

    ——《灵枢·营卫生会第十八》

    其中的要点,有以下几个:

    1、在外的是阳,在内的为阴。

    2、在外的阳,必然向里流注;在内的阴,则必然向外流出。

    3、阴阳相贯,如环无端;阴阳各有“俞会”,出极还入,入极反出;内外循环,出入无已。

    4、病变的机制:“阳道实、阴道虚”。向我来入者为阳为得;离我远去者为阴为失。“阳道实,阴道虚”,这里说的,无非病机。

    5、生理的状态:“阴阳匀平,九候若一”。阴阳匀平,九候若一,出入相当,无虚无实!如是者,名曰平人。这里说的,才是生理。

    [辨析]:

    莫说“上为阳、下为阴”。因为上吐与下泄,都可以致虚,可知气机的上升,可以致“虚”,气机的下降,也同样可以致“虚”。所以说,在“阳道实,阴道虚”说法中的阴阳,肯定不是指的气机的升降而言的——在人体之中,气血只有出入回环的通道,譬如血脉的循环;却没有像植物一样的筛管、导管,不能把人体的气血上下沟通,这也是不争的事实。必以内外论人体阴阳之出入,莫认上下为动物体气机之升降;“前后左右上下”不外乎“外”,人体的气血是在内-外之间循环,不是在外圈里打转!

    《难经》里的“奇经八脉”以上下循环不经,不如《内经》里的“十二正经”以内外出入正经;“上为阳、下为阴”的说法不对,“左为阳右为阴”的说法也不对、“后为阳前为阴”的说法更不对,这种在外圈循环的阴阳通道在人体不存在,这样的阴阳翻转也无法和人体气血之“虚实”相联系:如果真的是右为阴左为阳,难道可以说向左的多了就是就是阳虚或者阴盛,人体就会变寒?而向右的多了人体就会变热(“阳胜则热”)?笔者只能想象“内为阴外为阳”地情形,只能想象:出得多了就会变虚变寒(阴胜则寒);入得多了就会变热!

    再说了,若果以左右前后上下论阴阳,那么,转一个身、翻一个跟斗,都会导致人体阴阳的急剧转变?吾未见其必然也!至于又说“向上的为阳、向下的为阴”,又与“上为阳,下为阴”的说法相反,只是颠倒了一个儿,反以下为阳、上为阴了,同样无理。又至于“向外的为阳”的说法之非是——与“外为阳“的说法冲突,乃至于更有“功能的为阳,物质的为阴”以及“运动的为阳,静止的为阴”诸说法之无稽,皆不攻自破,毋庸赘述。

    太阳出来了,一切阴暗即行消失;光天化日之下,种种疑云渐渐散去。莫以“上下左右前后”之可以随体位变化的“六合”论阴阳,否则阴阳就没有定义可言,从而失去了准确传递信息的意义;否则阴阳就无法和“出入得失”相关联,就无法讨论人体“虚实”的问题。只可以“外者为阳、内者为阴”,定义动物之阴阳,只能用“出入得失”,探讨人体之“虚实”!

    关于阴阳的几个推理,是以上面的阴阳定义为基础的,主要包括“阳胜则热、阴胜则寒”、“阳道实、阴道虚”等等。

    阳入而阴出。入的多了就热,出的多了就寒,所以说“阳胜则热、阴胜则寒”。

    出入相平持,这就是“平人”,也就是正常状态的人。但是,阴阳也由不平衡的时候。如果入的多出的少,人体就会变实,此为病理之状态,叫做“阳道实”;相反,外出得多,来入得少,机体就会变虚,所谓“阴道虚”,亦非生理的常态。

    “阳道实,阴道虚”的说法,见于《素问·太阴阳明篇第二十九》,原文作:

    黄帝问曰:太阴阳明为表里,脾胃脉也,生病而异者何也?岐伯对曰:阴阳异位,更虚更实,更逆更从,或从内,或从外,所从不同,故病异名也。帝曰:愿闻其异状也。岐伯曰:阳者,天气也,主外;阴者,地气也,主内。故阳道实,阴道虚。

    读完上面一段君臣问答的经文,更可以见“阴阳异位、更虚更实”之理(阴阳异位,这是部位的规定性的差异;阴阳异用,或出或入,则是由“部位”的规定性所引出来的“运动”的方向性上的差异;而“更虚更实”之变,则又是由不同的运动方向所导致的不同的结果)。

    建立在阴阳定义基础上的关于阴阳的推理,大体上不出于此,不出于阴阳出入虚实之变而已!

    三、阴阳之“异用”及“阴阳相贯如环”的经络实质

    由上面的阴阳之“定”义和关于阴阳的几个推理,可知阴阳虚实之原理,实在于阴阳出入之“异用”也!在《至真要大论》中,当黄帝问起“阴阳之三也何谓”时,岐伯的回答“气有多少,异用也”七个字,说的就是这个“道”理。

    帝曰:善。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?岐伯曰:气有多少,异用也。

    帝曰:阳明何谓也?岐伯曰:两阳合明也。帝曰:厥阴何也?岐伯曰:两阴交尽也。

    ——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

    “气有多少”的意思,是说阴阳之“气”,各有“多”“少”之变。阳气向里汇入,越变越“多”,就像静脉的逐级汇入一样,越聚合,其中的气血就会越多;阴气则循着脉管往外出,越变越“少”,就好像动脉之逐级分叉一样,越来越少。“阴阳之气,各有多少”(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),这是因为“阴阳之气”的流注方向不同,作用也不同,所以有的越来越多,有的越来越少,所谓“异用也”!用现在的话说,就是阴脉和阳脉的“作用”不同(或者说动脉和静脉的“作用”不同),当然就会有不同的流向了。流向不同,“气有多少”的差异,就好理解了。所以“气有多少”的表现就是:阴脉之外出者,变化方向是由“太”而“少”以至于“厥”(交尽),是按照太阴→少阴→厥阴的次序流注的;而阳脉之流入者则相反,是由“少”而“太”反至于“明”(合明),是按照少阳→太阳→阳明的次序流注的。

    阴阳之气,各有多少,故曰三阴三阳也。

    ——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》

    然而,黄帝问的却是“阴阳之三也何谓”,就是为什么阴脉之中,太阴→少阴之后,还有一个“厥阴”,而阳脉之中,少阳→太阳之后,又有一个“阳明”?而岐伯却只是回答以“气有多少”及其各有“异用”(阴气由太→少、阳气由少→太),但是还没有说明阳明、厥阴是怎么回事。所以黄帝接着就继续追问,说“阳明何谓也?”岐伯说:“两阳合明也”;帝又问:“厥阴何也?”岐伯再回答:“两阴交尽也”。一连串的追问,点对点的回答,环环相扣,可见古人的思维水平!

    黄帝的意思,如果说“太少阴阳”还只是“阴阳之二”的话,那么,加以阳明、厥阴,就是“阴阳之三”了,我正需要您对后者加以回答。岐伯的回答也是有条不紊:如果说“阴阳太少”还只是说了气血的流变趋势,那么,厥阴与阳明,说的就是阴脉出到极端而必须向里返转、阳脉入到极点又不得已又向外返转的“两个转折点”。

    大家可以想象(古人也可以这样想象),阴气外出,迟早有出到末端,“两阴交尽”而不能再出的时候,然后就必须逆转(厥)。阴脉本来是向外方流出的,阴之本宜外出者,如今反而厥逆,拐弯向里流了,名仍曰阴而其实已厥,此阴而反厥者,谓之厥阴(所以,厥阴反从少阳。少阳是阳气的起点,就已经是往里流的了,三阴之中唯独厥阴,不从标、也不从本,反而从乎它的“中气”少阳,转而向里流去了!同篇的另一句经文“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”,说的就是这个意思);同理,明白了这个原理,就不难想象,阳气由少而太地汇入到极点,到了“两阳合明”的地步就无法再入了,而必须返出(明)。阳道本来向“阴处”流入(“阳注于阴”)的,阳之本当向阴处流入者,今反向明处外出了,这一段“阳”而反“明”者,谓之阳明。

    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,我在前面用了一个不是很“科学”的字眼“想象”。然而事实上,古人可能就是凭着想象,凭着极强的思维能力而不是肉眼观察,来命名“阳明”与“厥阴”进而完成“阴阳相贯如环”的巨大理论工程的。是否有理,有史为证。国内国外的医学发展史,都可以为证。谨请读者慢慢地紧跟了思路,往下读。

    理论上讲,阴阳的不同流注方向,是从部位的规定性而来,从而进一步的就有了阴阳“多少”之异用、道“虚”道“实”之不同。但是,只加以区分“不同的流注方向”还不够,要使阴阳能够“相贯如环”,还必须要再有一个“相贯”的地方。一方面,可以使得阴气外出到极端的时候,可以回转到阳脉中来(阳脉向内流);另一方面,又能使阳气内入到最里边的“极点”的时候,可以再返转到阴脉中去,向外流出。如此,才能够“阴阳相贯,如环无端”!这是“理论上讲”的,但是限于当时的观察手段,尤其是“由阴转阳”的相当于“毛细血管”的厥阴脉,只能是古人的一种“想象”,只能是不可以“目”察而可以“理”推的东西,因为古人不可能看到毛细血管,而只能想象有这样一种“反转引流”结构的存在(当然到了有显微镜的时候就不同了,所以要历史唯物主义地看问题)。

    古人已经把这个阴阳的“道”理说圆了。古人不仅强调“夫阴与阳皆有俞会”,而且还把这个由阴反转入阳的“俞会”叫做厥阴,把那个由阳反转出阴的“俞会”,叫做阳明(“两阴交尽”而又“反从少阳”的厥阴脉,也就是“阴脉的终结”而“向阳脉返转”的关节点,相当于“末端的”毛细血管;静脉流入然后向动脉返出的由阳转阴之反折点,也就是“两阳合明”而后“反从太阴”的阳明脉,就相当于“在内的”心肺循环。)

    古人的这种认识,历史已经很悠久了,有史为证。早在西汉初期入土的《马王堆汉墓帛书》里,竟有《足臂十一脉灸经》与《阴阳十一脉灸经》两篇古文献,其中就已经有了厥阴与阳明的经脉命名;更有意思的是,在更古的《足臂十一脉灸经》里,厥阴正好又被写作“帣陰(卷阴)”。这里的“阴阳反转”之义,可谓跃然纸上——或者更精确地说,应该是跃然帛上!)

    古人已经把这个阴阳的“道”理说圆了。不仅说了阴阳的俞会点,还说了反折点之后的去路:“厥阴转而从少阳返回”、“阳明转而从太阴返出”!(“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”)。也就是说,到了阳明、厥阴这里,方向全都变了。这时的阳明,已经与少阳太阳不一样了,成了阳不从阳而反从阴(外出);厥阴,也与太阴少阴不一样了,成了阴不从阴而反从阳(内入)。因为阳明的“中气”是太阴,而厥阴的“中气”正是少阳,所以说不从标本反从中气。)

    ——阳明的中气是太阴,厥阴的中气是少阳,这已经是中医界众所周知的常识,但是阳明为什么就反“从”了太阴而向外搏出,厥阴又为什么反“从”了少阳而向里还入?恐怕只有弄明白了“阴阳相贯如环”的“道”理之后,才会明白。

    古人没有显微镜,肉眼看不到极其细小的“毛细血管”,但是可以想象得到,这种出极环入的阴阳返转点,就像我们可以朝着一条路极目望去,虽然就是“极其目”也也望不到路的极端,但是我们相信此路不会就此中断;当然,至于是不是拐弯,厥阴或者卷阴是不是就真的会“卷”,就更要凭借想象了。这种尴尬,不只是古代的中国人才能碰到,西方的威廉·哈维,于1628年公开发表了震惊世界的《心血运动论》,首次阐述了人体心脏运动和血液循环,也只是预言了“动静脉吻合”的存在(而“毛细血管”则是由后来的意大利人马尔比基于1661年才发现的),有史为证。

    我们可以大声地说,是中国的“岐伯、黄帝”,公开发表了流传千古的《黄帝内经》,记载了至少在西汉以前就早已发现了的人体“相贯如环”的血脉循环,命名了“厥阴脉” (《足臂十一脉灸经》《阴阳十一脉灸经》)。

    我们可以大胆地说,是中国人更早发现了人体血脉循环的事实,有中医学千古承传的经典文献为据,有近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文物作证;

    不过我们也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,国人中久已漠视了“形而下”的阴阳相贯的实体经络理论,而常常把阴阳玄虚化、水火化乃至于“形而上”化。有中医汗牛充栋的历代文献为据,有近年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帛书作证。

    阴阳相贯,如环无端。(灵枢·营卫生会第十八)

    凡此五藏六府十二经水者,外有源泉,而内有所禀,此皆内外相贯,如环无端,人经亦然。(灵枢·经水第十二)

    阴之与阳也,异名同类,上下相会,经络之相贯,如环无端。(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第四)

    阳注于阴,阴满之外。(素问·调经论)

    帝曰:善。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?岐伯曰:气有多少,异用也。帝曰:阳明何谓也?岐伯曰:两阳合明也。帝曰:厥阴何也?岐伯曰:两阴交尽也。(素问·至真要大论)

 ——这就是阴阳之三名,与阴阳相贯的经络循环之实
相关文章
客服中心
上班时间: 周一至周日
上午10:00~凌晨2:00
点击咨询
QQ:1503867837 1503867837
微信号:fotao9
400电话:4000669996
  了解起名服务
  查看收费标准
  提交起名申请
  支付起名费用
  查看起名方案
  起名服务结束
客服邮箱:1503867837@qq.com